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标志着夏季即将结束,秋季即将开始。虽然此时天气可能还很炎热(俗称“秋老虎”),但天地之气已经开始悄然转换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。从节气、养生、作息以及五脏六腑运行规律来看,立秋时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一、 节气特点与养生核心原则
-
节气特点: “立”是开始,“秋”是禾谷成熟之意。立秋意味着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收获。自然界呈现“阳消阴长”的过渡期,暑热未退(湿、热尚存),但燥气渐起,昼夜温差开始增大。
-
养生核心原则: “收养”。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、阴气渐长的趋势,将夏季向外宣散的能量逐渐向内收敛,为秋冬养阴、固护正气打下基础。重点在于 润燥、养肺、健脾、安神。
二、 五脏六腑运行规律与注意事项
中医认为,人体五脏与四季相应。秋季对应的是肺脏。
-
肺(主气,司呼吸,主宣发肃降,主皮毛,开窍于鼻):
-
规律: 秋季燥金当令,最易伤肺。肺喜润恶燥。燥邪侵袭,易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常。
-
立秋注意:
-
防燥润肺: 这是立秋养生的重中之重。燥邪伤津,易出现口干、咽干、鼻干、皮肤干燥、干咳甚至便秘。饮食上要增加滋阴润燥的食物(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莲子、蜂蜜、芝麻、杏仁、藕等)。
-
防寒护肺: 虽然白天可能还热,但早晚凉意渐显,尤其后半夜。肺为娇脏,不耐寒热。要注意避免受凉,特别是保护后颈(大椎穴)、前胸后背和脚踝。睡觉时腹部盖好薄被。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冷风直吹。
-
舒畅情志: 秋在情志为“悲忧”。肺气不足或受邪易生悲忧情绪,而过度悲伤忧愁又会伤肺。要保持心情平和、乐观豁达,多接触大自然,登高望远以开阔胸襟。
-
适度运动: 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。运动时间可选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。
-
-
-
脾(主运化,喜燥恶湿):
-
规律: 长夏(夏秋之交)主脾。立秋时节湿气可能仍重(尤其南方),或暑湿未消,加之人们可能因苦夏食欲不振后,立秋有“贴秋膘”进补的习惯,容易加重脾胃负担。
-
立秋注意:
-
健脾祛湿: 饮食仍要清淡,避免过于滋腻的大补(如大量肥甘厚味)。可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,如山药、薏米、莲子、芡实、扁豆、小米粥等。
-
顾护脾胃: 避免暴饮暴食,尤其晚餐不宜过饱。少吃生冷寒凉(如冰镇饮料、瓜果过量),以免损伤脾阳。注意饮食卫生,预防秋季腹泻。
-
-
-
大肠(传导之官,与肺相表里):
-
规律: 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燥易下移于大肠,导致肠燥便秘。
-
立秋注意:
-
润肠通便: 保证充足饮水(温开水或淡茶水),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(如梨、香蕉、芹菜、菠菜等)。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,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。
-
-
-
心(主血脉,藏神):
-
规律: 夏季主心。立秋由夏入秋,心气仍需调养,且“秋老虎”带来的暑热仍可能扰动心神。
-
立秋注意:
-
宁心安神: 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耗伤心血。天气炎热时注意防暑降温,保持环境清凉通风。避免情绪过于激动。
-
-
-
肝(主疏泄,喜条达恶抑郁):
-
规律: 秋季肺金当令,金克木,容易对肝的疏泄功能产生抑制,使人情绪容易低落。
-
立秋注意:
-
调畅情志: 主动调节情绪,疏解压力。可听舒缓音乐,培养兴趣爱好,多与朋友交流。饮食上可适当吃些酸味食物(如葡萄、山楂、醋),酸味入肝,有收敛之效,但不宜过量,以免收敛太过。
-
-
三、 作息调整
-
早卧早起: 顺应阳气收敛的特点,睡眠时间可比夏季稍早一些(“早卧”),以利阴精收藏。清晨阳气生发,宜“早起”,呼吸新鲜空气,舒展阳气。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伤阴。
-
重视午休: “秋老虎”期间,中午气温仍可能很高,适当午休(30分钟左右)有助于消除疲劳,养心安神,避开暑热。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影响夜间睡眠。
-
防“秋乏”: 季节转换时,人体需要适应,可能出现“秋乏”。保证规律作息和睡眠质量是关键,同时避免过度劳累。
四、 立秋养生要点总结(三宜三忌)
-
宜润燥: 饮食增甘润,多喝水,适当使用加湿器(尤其在北方干燥地区)。
-
宜养肺: 多吃白色食物(银耳、百合、梨、山药等),避免寒凉伤肺,注意保暖(尤其胸背)。
-
宜健脾: 饮食清淡易消化,适度进补(清补为主),祛除余湿。
-
忌贪凉: 不过食生冷瓜果(尤其西瓜性寒,立秋后宜少食),避免空调直吹,注意腹部和关节保暖。
-
忌大补: “贴秋膘”要循序渐进,以平补、清补为主(如鸭肉、鱼肉、豆制品),避免骤然大量食用肥甘厚味加重脾胃负担。
-
忌悲忧: 主动调节情绪,保持积极乐观心态,避免过度感伤。
总之,立秋养生贵在“收”与“润”。 要敏锐感知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,及时调整生活习惯,重点保护肺脏,兼顾脾胃,润燥防寒,调畅情志,规律作息,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记住,养生是一个循序渐进、顺应自然的过程,不可操之过急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-
立秋之后,天气微凉,但还是很热,应该调整作息,补觉,而且要注意进食,适当滋补,鱼肉,水果,少吃冷饮!
转载请注明:范耀祖 » 立秋之后,注意事项!睡眠要充足,戒急戒躁!